隨著科技的進步,不管是什么行業都離不開科技,就拿我們常見的農業來說,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研究和應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溫室大棚已經成為高效農業、現代化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大棚溫室作物的產量,如何改善傳統農業粗放型資源利用,如何強化精準農業生產管理的相關課題成為農業科學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業大棚內各項環境參數及其小氣候監測研究和自動化控制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
十二月中旬,方大天云技術人員來到四川酉陽現代農業基地進行現場勘查,根據當地的環境給客戶介紹農業智能化監測系統,重慶酉陽現代農業基地的管理人員也對此技術的高度認可,并決定將現代農業智能化技術應用到酉陽大棚里面,一方面能科學化管理,另一方面為作物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創造條件。
方大天云根據對現代農業智能化、科學化生產管理的研究,及育種育苗、植物栽種管理、土壤及環境管理、農業科技設施完善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試驗,設計研發了一套用于農業大棚生產管理的自動化測控系統,實現了高效農業生產的科學化、精準化管理目的。
農業大棚監測系統可以實時采集農業大棚內空氣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溫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環境參數,根據農作物生長需要進行實時智能決策,并自動開啟或者關閉指定的環境調節設備。通過該系統的部署實施,可以為農業生態信息自動監測、對設施進行自動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和有效手段。
【方大天云農業監測項目案例】
2017年完成了福建詔安縣農田小氣候氣象監測項目,針對土壤、水氣、光照、熱量等農業氣象環境因子進行連續監測調節,能對作物生長狀態和農田土壤墑情進行綜合監控。
2016年,我司為福建某單位建設的農業氣象監測預警系統順利驗收成功,并投入使用。該套系統平臺主要為當地十個不同品種農作物種植園區的氣象環境監測提供實時的預報預警服務。
2014年完成了四川旱地茶葉及水田油菜的農田環境小氣候監測項目,主要針對旱地茶葉及水田油菜種植前/中/后三個階段的氣象災害預警/植物生長記錄/病蟲害防治/農藥噴灑記錄監測。
2013年我司與黑龍江省某氣象局合作建設了“三農”系列夏玉米種植氣象監測預警系統平臺,該平臺充分考慮到東北地區夏季雨水多、冬季寒冷的特點,既對夏玉米播種時的溫度、水分條件給予了及時預警,還充分考慮到玉米生長中后期的水分供應問題,提前對夏季玉米生長所需的光、溫、水進行預警。
2013年, 我司與黑龍江省某氣象局合作建設了“三農”系列冬小麥氣象災害預警監測服務平臺,該系統平臺解決了東北地區冬小麥種植前/中/后三個階段的氣象災害預警/植物生長記錄/病蟲害防治/農藥噴灑記錄
2010年完成山東某縣農業生產基地合作建設農業大棚小氣候觀測項目,實現溫室大棚信息化、智能化遠程管理。該系統可全天候對大棚內氣候因素進行自動監測記錄,以監測數據指導菜農追肥、澆水和通風,為農戶提供精細化氣象服務。大棚戶根據棚內溫度、二氧化碳濃度高低采取措施,科學管理大棚,保證大棚內環境最適宜作物生長,為作物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