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及周邊霧和霾持續
發布日期:2016-10-10 閱讀數()
10月9日,北京市氣象局召開新聞媒體通氣會,京津冀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首席廖曉農向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北京日報等20余家駐京媒體記者通報了北京及周邊地區近日霧和霾天氣情況、成因及未來趨勢。
據廖曉農介紹,總體來看從10月7日早上開始,北京平原地區開始受霧和霾天氣影響,8日范圍和程度進一步擴大,全市大部分地區出現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夜間出現大霧。目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均出現大范圍、持續性霧和霾天氣,北京地區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在1公里以下。
據廖曉農分析,降雨導致的空氣濕度大及偏南風輸送導致的污染物濃度快速上升是此次霧和霾天氣的主要成因。由于京津冀地區高空受偏西氣流控制,地面弱氣壓場,風速較小,使得大氣層結較為穩定,靜穩的氣象條件也有利于高濕條件的維持和污染物的累積,有利于霧和霾天氣的維持和加重。
就記者們提出的相關問題,廖曉農解釋,從氣候統計來看,秋季為華北地區容易出霧的季節,此次霧、霾天氣并不比往年發生的早。空氣濕度大導致低能見度是此次大范圍霧、霾天氣過程的主要特點。
10月9日上午10時40分,北京市氣象臺將霾黃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預警信號。市氣象服務中心通過電臺、電視、短信、微博、微信、報紙、網站等各種媒體及時向社會及專業部門發布了霧、霾預警及公眾注意事項,為鐵路局及首都機場發布專業專項的霧、霾天氣預警,并發布交通氣象服務專報及鐵路氣象服務專報。
預計至11日白天,北京地區的氣象條件一直不利于污染物和水汽的擴散,霧和霾天氣將持續。11日夜間受冷空氣帶來的偏北風影響,氣象擴散條件明顯改善,此次霧和霾天氣過程將結束。
氣象專家提醒,霧和霾天氣期間,駕車要減速慢行,注意交通安全,隨時關注高速公路封路、飛機起降等相關路況信息。霧和霾消散前,不宜進行早鍛煉,敏感人群要減少戶外活動,民眾在出行時要采取戴口罩等適當防護措施。